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充电桩保有量5.72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3.85万个(含专用充电桩1.56万个),私人充电桩1.87万个,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干、高等级公路为支撑的跨城际电动汽车出行保障网络。
为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国务院专门明确了对部分中低收入纳税人免除年度汇算补税义务的政策。例如,某纳税人1月领取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假设没有专项附加扣除,预缴个税90元。
其在年度汇算时填报了相关信息后可补充扣除24000元,扣除后全年应纳个税360元,按规定其可以申请退税720元。第三类是因年中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减除费用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企业(职业)年金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扣除不充分的。这样有利于继续发挥源泉扣缴的传统优势,尽最大努力降低纳税人办税难度和负担。全年算账,全年劳务报酬12万元,减除6万元费用(不考虑其他扣除)后,适用10%的综合所得税率,全年应纳税款3480元。什么是个税汇算清缴?2019年1月1日,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全面实施。
个人所得税设计的预收预缴征收方式非常有实用性,它保持代扣代缴的优势,最大限度减少自行申报的数量,减轻了纳税人申报负担。有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捐赠支出,但预缴税款时未办理扣除等情况下,也可能出现退税。处处都是运动场、人人都是运动员、家家都有啦啦队的氛围日趋浓厚——在日照,全民健身已成燎原之势,极大地激活了全民体育消费潜力,为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能。
体育+金融——发行体育联名卡,打造了集运动、消费、结算、理财、融资、增值、权益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体育金融生态圈。2018年中国体操节是我国举办的首个综合性体操节盛会,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304支队伍、近万名运动员齐聚日照。春打太极拳、夏开水运会、秋跑马拉松、冬办体操节、四季打网球、全年下围棋的赛事四季歌在小镇不断唱响,吸引成千上万人踏足日照、认识日照、倾情日照。同时,球赛现场设有冷餐饮品、运动饮品展销等配套商业活动,吸引了众多体育爱好者和市民游客,场面非常火爆,每晚吸引带动观赛、健身人数3000余人次。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做大、做活、做优体育产业,将其打造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打造10分钟健身圈,打通全民健身遍布城乡的毛细血管,在全省率先实施四级体育组织建设。单人竞赛,多人消费的赛事经济模式已经形成,激发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活力。2019年中国体操节拟定于12月下旬在日照国际博览中心举行,预计参赛运动员将超过1万名。活力之城风华茂 体育产业扬帆时——聚焦新时代日照市体育产业发展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帅 马秀萍体育赋能城市。
而广泛坚实的群众基础、活力四射的全民健身,是体育消费、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于是,新时代的日照体育产业,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开辟新气象,助力现代化海滨城市建设,助推日照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体育与多业态有机融合,让体育产业不断迸发出新活力。而体育产业的发展,也直接带动了日照客流、商品流的不断涌动,并以此吸引外地的物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不断集聚,这些资源要素的重组、整合,催生了一种新的经济业态——流量经济。
体育+康养——发展以太极拳、登山、养生、休闲等为主的健康产业,体医结合模式成为全省推广典范。体育+媒体——与山东电视台达成战略合作,开辟省级媒体与地市融合发展新路径。
同时,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底蕴丰厚的文化积淀,加上体育赛事、体育产业的催化,日照近年来逐渐成为了网红城市,来日照打卡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网红经济渐渐成为日照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而我市以一场场赛事为依托,正为发展体育产业、打造体育之城而搭建赛事经济新平台。
尤其是2019年春节期间,推出12条体育休闲旅游线路,吸引体育旅游人数近70万人次。体育+休闲——积极培育冰雪、登山、传统体育等冬季休闲运动项目。与此同时,我市全面落实全民健身活动普及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市民幸福指数,打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日照市认真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坚持政府主导,以体育产业规划为引领,以赛事平台为核心,以体育综合体为抓手,以体育++体育为路径,运用市场化思维发展大体育,打出了一套助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最大程度掘金体育产业。活力之城激情涌动,而立之年厚积薄发。经济能量、能极持续流向日照,为日照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鲜活的生命力。
位于中央活力区核心区的日照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小镇,是全国唯一可以举办所有水上运动项目训练和比赛的区域,连续两年荣获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称号。以筹办第25届省运会、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为契机,我市加快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了专业化大型场馆和群众性健身场所结合、城市绿荫健身工程和农村全民健身工程一体化、公共体育场所和学校场地开放统筹推进的场地供给新格局。
活动分为周赛、月赛、季赛和年度总决赛等,一直持续至10月份,大批年轻人站上球场一展身手。体育+培训——优美的蓝天碧海,优良的生态环境,一流的体育设施,让日照成为全国水上运动、全国网球运动、全国沙滩排球运动的大本营。
10月13日,2019日照国际马拉松成功举办,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0名马拉松选手欢聚日照,共享奔跑盛宴。日照也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要求,不断拓展体育产业边界,全力提高体育产业发展质量,打造世界知名海滨体育城市。
通过构建多元平台,做好体育++体育,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业态,日照正点燃经济发展换道超车新引擎。中国围棋大会让世界在日照同下一盘棋,直接拉动旅游收入超过1亿元。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日渐深入人心和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体育消费的潜力正在不断积蓄。日马是一场速度和毅力的较量,也是日照打造城市品牌、展示对外形象、增强影响力的窗口,更是体育产业绽放光彩的崭新载体。
搭建赛事经济新平台办一场赛,识一座城。2018年赛事活动多达1000余项,2019年赛事活动近2000项,社会力量办体育蓬勃发展。
日照东方,大放弈彩。赛事聚人气,也聚财气——在这些方面大做文章,我市通过各类赛事活动的举办有效改变了传统客源结构,带动了体验性、参与性项目发展,为体育产业发展增添新爆点。
体育+旅游——量体裁衣打造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将全市景区景点用体育串联起来,打造了海滨山岳行体育休闲旅游线路,每年吸引体育游客1000多万人次。体育消费,开拓了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市场。
体育+文化——分别与山东电视台和国内顶尖团队联合打造体育真人秀,建设全国首个青少年水上运动体验中心,举办元旦迎日祈福大典等活动,体育与日照文化底蕴深度融合。近年来,我市已培育国家级体育基地(单位)3处(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黑虎山全国综合科技体育基地、中大体育产业集团国家级体育示范单位)、省级示范基地(单位)3处和市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11处,为全市体育产业发展打造重要基石,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由此全面起势。一项项重大体育赛事,带动一条条产业链,营销一座城市——日照搭起高效赛事经济平台,发出最具颜值的城市请柬,走出一条最佳社交路径。从黄海滩头到水运之都,在三十年砥砺筑梦的前行中,日照以蓝天碧海为墨,以体育事业为笔,不断书写着活力之城体育之城的激情篇章。
在大青山巅,与世界推手,大青山国际太极拳成为世界太极文化交流大舞台,每年吸引海内外2万多人前来习拳,直接拉动景区收入3300多万元。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体育健身场地5500余处,55个乡镇、362个社区全部建立体育总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
在此过程中,体育产业这一朝阳产业,也渐渐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强劲动力。体育+创意产业——建设KOL创意产业园,打造区域性网红+经济聚集区。
小镇每年举办60余项省级以上重大体育赛事,蝶变为一座饱含体育元素的城市会客厅。体育,早已被打造为日照的城市名片、城市请柬。
评论留言